家族·观点 | 不仅积极股东要合格,消极股东也要合格
伴随着代际的发展、家族成员的增加,家族企业所有者人数也不断增加,这意味着现有所有者的股权很可能会被进一步稀释。如果没有好的所有权结构,所有权将从集中到不断分散。但即使有好的所有权结构,利益主体也是在不断分散的。 家族企业会逐步进入更复杂的所有权阶段,产生积极股东与消极股东是必然的。如何避免积极股东与消极股东之间的冲突,将是家族企业面临的巨大问题。 香港鹰君集团罗氏家族的案例表面上看是控制权争夺,本质上是积极股东与消极股东的冲突问题。...
伴随着代际的发展、家族成员的增加,家族企业所有者人数也不断增加,这意味着现有所有者的股权很可能会被进一步稀释。如果没有好的所有权结构,所有权将从集中到不断分散。但即使有好的所有权结构,利益主体也是在不断分散的。 家族企业会逐步进入更复杂的所有权阶段,产生积极股东与消极股东是必然的。如何避免积极股东与消极股东之间的冲突,将是家族企业面临的巨大问题。 香港鹰君集团罗氏家族的案例表面上看是控制权争夺,本质上是积极股东与消极股东的冲突问题。...
家族(企业)财富管理中,有些非技术性问题是必须解决且无法回避的,其中之一就是家族智慧与专业价值的话题,二者是什么关系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虽没有完整的逻辑,更不成体系,但家族创造的很多财富管理的“土办法”,往往是以约定俗成的非正式方式呈现的,实用性很强,而且仔细推演起来,和一些专业财富管理逻辑也是非常契合的。...
影响和确定合伙人关系的理念、价值、情感、行为、控制及利益六大要素中,控制与利益要素虽然敏感,但很现实,所有的合伙关系都无法回避这两个要素带来的深远影响。 控制指的就是控制权! 近些年的控制权争夺大战频发,将万科、国美、雷士照明等公司控制权的争夺简单地归结于利益是否合理?早年香港镛记烧鹅甘氏兄弟的血拼,尚未落下帷幕的鹰君集团罗氏六兄弟的“恩怨”,难道只是为了利益吗?回答一定是否定的。...
在影响和确定合伙人关系的理念、价值、情感、行为、控制及利益六大要素中,理念要素与价值要素是应当首先讨论的,对于家族(企业)中合伙人关系而言更是如此。 志同道合最为重要,理念是合伙的基础。 合伙人在创业之初,虽然出发点各有不同,但其初始理念往往是接近的,即使存在差异,通常也会被短期目标或其他影响要素所掩盖或忽视。随着合伙人之间的进一步了解,理念差异会日益被发现,甚至被放大。 即使理念接近,基于合伙人文化、心理、经历和环境差异,合伙人的理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会逐渐不同。...
合伙人的概念已经变得非常时髦,好像一个组织或机构不讲合伙人这个词、不引用合伙人制度就会落伍似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电影《中国合伙人》对合伙人概念的普及。虽然电影以“新东方三剑客”为原型的故事演绎远不如现实中俞敏洪、徐小平与王强“三剑客”的合与分之间的合伙人关系来得真实与精彩,却阴差阳错地以娱乐化的形式宣示着一个时代——合伙人时代的来临。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专业术语,包括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等财富管理中的技术与工具,都是通过娱乐化的方式普及的,电影、电视剧等媒体显然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途径了。...
组织管理从管控到赋能,从胜任力到创造力,从个体价值到集体智慧,从分工到协同,从协同到共生,这是非常确定的趋势。 组织内部所有权结构重构的目的在于组织能力的提升,企业发展、战略转型离不开组织能力的支持。 组织内部所有权结构,可以从合伙人体系、激励系统及组织建设三个层面进行观察。 合伙人体系既可以是事业板块平台化、集团生态化的需要,也可以是就单一企业引入不同合伙人的系统安排。合伙人关系基于理念、价值、感情、行为、控制及利益六要素而确定,也因六要素变化而发生动态调整,因此合伙人体系的静态治理结构与动态治理机制是设计的核心内容。...
事业主体是指家族所拥有的一个或多个核心家族企业,这些核心企业通常本身就兼具了事业板块的统领功能。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将事业主体所有权结构重构聚焦于家族企业的集团化。 集团化的障碍核心来源于对风险集中的考量。试问未集团化的家族企业就是安全的吗?显然不是。只要在所有者层面合规行权、合规履责,在企业层面合规设立、合规运营及合规退出,风险集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相对于集团化为家族(企业)带来的资源、能力、产业、品牌及价值集中的优势,对所谓的风险集中进行适度容忍也是必要的。...
在厘清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重构的背景与方向后,就要考虑如何落地的问题。既然要重构,首先就必须对所有权结构的现状做简单的梳理,这是对症施治的前提。 家族企业是民营企业类别的主体,我们完全可以从当下对民营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初步评价来了解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真实状况。 简单——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直接的个人持股结构; 盲目——既缺乏法律筹划,又缺乏税务筹划; 单纯——只注重管理,而忽视保护和传承; 短视——只考虑持有问题,不考虑退出问题; 局限——只知道股权结构,不知道所有权结构; 无效——只知道结构设计,不知道机制安排。...
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重构是顶层结构设计的核心内容。重构是以推倒重来的模式展开,还是以提升完善的方式进行,需根据家族(企业)的具体状况而定,无法一概而论。反复强调所有权结构重构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背景: 家族生态系统与家族力分别解决的是家族财富管理的高度和深度问题,而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与家族(企业)治理则共同解决了宽度问题。所有权结构的问题解决不好,财富管理的目标则不可能实现。 基于家族(企业)世代交替期与所有权更迭期的到来,以及分产、婚变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有权结构重构是必然的,顺势而为,通过重构提高所有权结构质量是一个必要的考量。...
家族力应当是家族及接班人关注的核心问题,家族力的整体提升是接班人接班后应当把握的总体行动方向。 要实现家族力的提升,接班人必须完成以下五门功课,这是对治家族(企业)所面临的散与分、乱与斗、弱与失等挑战的不二法门。 第一门功课:扎根家族情感,构建和合家族 在家族领导者离世、聚合力缺失的情形下,家族情感的凝聚、团结一致是接班人必须关注的基础性问题,这是家族共渡难关、面对挑战的前提。 对于家族而言,血缘与情感都是重要纽带,但血缘是一种偶然,而情感是相互付出与给予后的一种必然,家族情感一定是比血缘更重要的。扎根家族情感是每一个家族应当贯彻始终的重要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