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厘清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重构的背景与方向后,就要考虑如何落地的问题。既然要重构,首先就必须对所有权结构的现状做简单的梳理,这是对症施治的前提。
家族企业是民营企业类别的主体,我们完全可以从当下对民营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初步评价来了解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真实状况。
-
简单——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直接的个人持股结构; -
盲目——既缺乏法律筹划,又缺乏税务筹划; -
单纯——只注重管理,而忽视保护和传承; -
短视——只考虑持有问题,不考虑退出问题; -
局限——只知道股权结构,不知道所有权结构; -
无效——只知道结构设计,不知道机制安排。
评价虽显得尖锐,但道出的确实是实情,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总是要强调所有权结构的系统重构和优化了!
重构一定是从上至下的,只有从家族层面的所有权重构出发,才能做到统领全局。重构应从以下六个原则进行把握:
-
关注家族整体、家族主要支系及核心家族成员的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及收益权的配置,既要考虑家族整体布局,也要考虑家族支系、家族成员的安排; -
保护结构解决家族(企业)世代交替与安全问题,控制权结构解决家族(企业)转型升级与发展问题,传承结构解决家族(企业)所有权更迭与权杖交接问题,三者应平衡与匹配; -
家族(企业)股东流动性、增长资本与家族控制权,三者必然互相产生实质性影响,应确保实现三者动态的、长期的资本平衡; -
家族所有权结构与事业主体及组织内部所有权结构的衔接与转化是家族(企业)实现有效、安全发展与延续的关键; -
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与家族(企业)治理是一体两面的,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重构过程,也是优化和完善家族(企业)治理的过程; -
家族所有权结构重构应当有效配置四项权利,同时有效配置保护结构、管控结构、功能结构、交易结构及赋能结构五个基本结构,同步实现法律筹划、税务筹划、财务规划与财富管理。
这六个原则虽然看起来“虚”,但却是非常“实”的落地要求,以下几个要点在家族所有权结构落地中是不容忽略的:
-
其一,首先要制定家族所有权结构政策,这是一个大前提。在这个政策中不仅要重述必要的所有权结构原则,也要明确所有权结构的目标,更要描绘完整的所有权结构蓝图。 -
其二,所有权结构一定要厘清家业与企业、事业板块与事业板块、事业主体与事业主体、家族成员与家族成员、家族权益与非家族权益的边界,实现家族安全、事业安全及成员安全。 -
其三,要率先形成家族(企业)完整的顶层结构,做到资源与能力的集中与打通,实现境内与境外的跨境打通及多事业板块顶层间的打通。顶层结构在离岸、中岸还是在岸的选择上应根据家族情况及规划而定,但全面合规是最基本要求。 -
其四,不仅要对一个或多个家族控股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及治理做精细的谋划与安排,同时一定要为更顶层的家族信托等工具的运用保留必要的接口,并安排必要的具有执行性的对接机制。
[文章来源:摘自《逻辑重述——家族财富管理整体解决方案》,作者:张 钧、张晓初、赖逸凡、胡 弯、梁嘉颖]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大成家族办公室业务中心牵头人
和丰家族办公室首席家族(企业)治理专家
张晓初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大成家族办公室业务中心秘书长
和丰家族办公室首席信托筹划专家
赖逸凡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和丰家族办公室信托筹划专家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家族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胡 弯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和丰家族办公室家族(企业)顶层结构设计专家
中国家族力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梁嘉颖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和丰家族办公室家族(企业)治理专家
中国家族力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