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声音 | 外部融资——需要与底线的平衡

家族·声音 | 外部融资——需要与底线的平衡

家族·声音 | 外部融资——需要与底线的平衡

家族·声音 | 外部融资——需要与底线的平衡

【家族声音】因为信任,所以托付。家族声音——每周与您分享私人财富管理、家族(企业)顶层结构设计、家族力整体提升等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精彩内容


当外部融资导致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变化时,很有可能会影响家族的控制权,最终甚至影响家族资产的整体安全。这不仅与资本的平衡相关,更是一个标准的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问题。


家族企业进行外部融资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能拿到资本,而在于是否能拿到合适的、安全的资本。家族需要梳理自己的战略规划和股东流动性需求,寻找匹配的外部资本来源,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根据时间长短和所起作用,可以将资本划分为运营资本、过桥资本、过渡性资本与战略资本,每一种资本需求都需要找到匹配的资金来源。


不同的机构、不同的资本有着不同的“基因”,这是家族一定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的。其中应当特别注意私募股权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融资有很多优势,可以优化家族企业的财务状况,保留举债的空间,也可以在战略、管理、合作等多方面给予家族企业以支持,甚至可以提供其他多种金融资源。


当然也有一种特别偏好和适合投资家族企业的私募股权基金。近年来,家族办公室和财富家族也成为了活跃在私募股权界的重要力量,与其他的私募股权相比,他们更能了解家族企业的特点,投资期限相较而言会更长,家族之间的合力可以撬动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大的能量。这充分反映了目前中国财富家族之间合作发展的趋势。


关键问题是,私募股权基金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在投资之前都会让企业签署一系列制约企业原股东而保障基金自身利益的协议。如果家族企业未能让私募股权基金在投资期限内以合理的回报实现退出,则可能触发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家族承担高额的财务损失,甚至导致家族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


所以,不管是引入何种外部资金,家族企业都应通过所有权结构的安排及企业治理的优化来保持家族对家族企业的控制权,守住自己的底线,在“需要”与“底线”之间实现平衡。

家族·声音 | 外部融资——需要与底线的平衡

张晓初 

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和丰家族办公室信托筹划专家 

中国家族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法学硕士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 EMBA 


[来源:家族世代(FamilyGenerations),作者:张晓初]


家族·声音 | 外部融资——需要与底线的平衡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家族世代):家族·声音 | 外部融资——需要与底线的平衡

家族·声音 | 魂而生法,法而赋形,文化到治理

家族·声音 | 魂而生法,法而赋形,文化到治理

家族·声音 | 魂而生法,法而赋形,文化到治理

家族·声音 | 魂而生法,法而赋形,文化到治理

【家族声音】因为信任,所以托付。家族声音——每周与您分享私人财富管理、家族(企业)顶层结构设计、家族力整体提升等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精彩内容


家族宪法一般包括家族声明、家族治理及家族企业治理三个版块的内容。


家族声明属于“纲领中的纲领”,核心内容是家族的共同使命与愿景、价值观、基本原则和精神等。家族声明是家族及家族成员判断与举止的依据,也是家族及家族成员选择与行为的指引。同时,也是对家族精神的高度概括。


家族精神是家族文化的灵魂,家族声明则是规则化的家族精神,而家族治理、家族(企业)治理,则是具象化的规则。魂而生法,法而赋形,家族宪法正是从家族文化到家族(企业)治理中承上启下的关键。


家族治理是通过构建相应的家族内部结构与机制,妥善处理内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人”与“权益”的关系。


一个适当的家族治理格局,可以集合家族全部的资源、能力和智慧,为家族(企业)提供强大的核心领导力与关键人力资源,有效管理家族事务,成为家族成员施展才华、交流合作、保障支持、冲突调解、情感凝聚、长远发展及家族力提升的保障。


家族企业治理与家族治理同样重要,也同样可以分别通过结构和机制进行考量。家族企业治理和一般企业表面上看是类似的,但核心的不同是家族(企业)会想方设法让家族价值观、家族精神和家族特殊资产融入企业战略中,并保证在家族企业中的持续实现。


家族宪法是从家族文化出发,具体化为家族的基本原则和实现路径。家族治理、家族(企业)治理中的基本结构和机制都应当源于家族宪法,并接受家族精神的指引。

家族·声音 | 魂而生法,法而赋形,文化到治理

胡弯

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

和丰家族办公室家族(企业)顶层结构设计专家

中国家族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法学硕士


[来源:家族世代(FamilyGenerations),作者:胡弯]


家族·声音 | 魂而生法,法而赋形,文化到治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家族世代):家族·声音 | 魂而生法,法而赋形,文化到治理

家族·法税 | 规则适用:合同履行条件与履行期限认定的考量因素

家族·法税 | 规则适用:合同履行条件与履行期限认定的考量因素

家族·法税 | 规则适用:合同履行条件与履行期限认定的考量因素

家族·法税 | 规则适用:合同履行条件与履行期限认定的考量因素

世代微评


股权转让合同中就特定义务的履行条件和履行期限的安排应当清晰明确,尤其在相应安排与股权转让当事人一方或第三方的意思表示或行动直接相关联时,更应谨慎,要特别注意相应条件或期限的各种现实可能性,避免履行及认定上的争议。


家族·法税 | 规则适用:合同履行条件与履行期限认定的考量因素

裁判规则


股东分红作为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取决于公司经营状况、盈余和利润情况。股权转让合同约定“公司股东分红冲抵剩余股权转让款”,在公司多年未产生分红的情况下,以此作为受让方支付剩余股权转让款的前提条件,有损于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该条款属于付款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的约定而非履行条件的约定,债权人可随时要求履行,但应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家族·法税 | 规则适用:合同履行条件与履行期限认定的考量因素

案例索引


最高人民法院(2015)民二终字第416号


2010年12月17日,彭某等作为甲方、安某作为乙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协议主要内容为:彭某等将所持的目标公司40%的股权作价一亿元人民币出让给安某,支付方式为协议签订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2000万;甲乙双方完成股权转让工商变更登记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3000万;2011年12月31日前支付2500万;2012年8月31日前支付2500万。后双方于2010年12月18日签订《补充协议》,约定甲方同意乙方以目标公司每年度的分红冲抵后两期股权转让款(5000万),乙方以股东分红冲抵甲方股权转让款,自2011年度股东分红时起至后两期股权转让款全部冲抵完止。


安某支付了股权转让款5000万元后,剩余5000万元依照《补充协议》中约定,应以目标公司每年度分红冲抵。然而目标公司至起诉时并未分红,安某并未支付所欠股权转让款,因此安某应当继续履行剩余股权转让价款的给付义务。本案中安某以“公司每年度分红冲抵”的付款条件不成就作为抗辩,双方主要争议在于对《补充协议》中付款条款内容应当如何理解。


法院裁判认为“对于有争议合同条款应本着诚实信用和有利于合同目的实现的原则予以理解和解释。如果将补充协议约定理解为附条件的付款约定,当公司分红条件不成就时,安某得以免责,不负担付款义务,并不符合当事人本意,亦不符合股权转让法律关系中,转让人获取约定的股权转让对价,受让人获取目标公司相应股权的合同目的,且有悖于诚实信用和有效合同全面履行的原则。因此,……安某应当履行支付剩余股权转让价款的义务”。



家族·法税 | 规则适用:合同履行条件与履行期限认定的考量因素

股权转让实务应对


在股权转让合同中,附条件的履行或附期限的履行安排相对而言是比较复杂的,而且也是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实践中通常的争议焦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出于合同法律技术欠缺等方面的原因,股权转让合同对包括支付股权转让价款在内的特定合同义务的履行条件或履行期限未予约定或约定不明。

2.就股权转让合同特定义务的履行条件与履行期限的属性产生争议,股权转让合同一方当事人主张相关约定是履行条件,进而主张条件不成就时无须履行相应义务,而另一当事人主张相关约定是履行期限。

3.股权转让合同就特定义务履行条件或履行期限的安排,与股权转让当事人一方或第三方的意思表示或行动直接相关联,此时认定相关条款为特定义务的履行期限或是履行条件的争议更大。

无论出现上述何种情形,作为股权转让合同一方当事人而言都是被动的。本案所涉股权转让合同关于“公司股东分红冲抵剩余股权转让款”的约定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股东分红作为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取决于公司经营状况、盈余和利润情况。在公司多年未产生分红的情况下,以此作为受让方支剩余股权转让款的前提条件,有损于转让方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当认定为履行股权转让款义务的期限约定不明,而非履行相应义务的前提条件。

事实上,在股权转让的场合,以分红冲抵股权转让款的情形也是较为多见的,其中,无法排除部分股权转让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就是将分红作为股权转让款支付的条件,作为一种对赌安排的可能性。但是,在股权转让合同对此没有明确约定且无相应证据支持的情形下,将相应条款解释为履行期限约定不明更为合理。


家族·法税 | 规则适用:合同履行条件与履行期限认定的考量因素

谢玲丽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大成广州办公室财富管理专业组负责人

和丰家族办公室首席法律筹划专家

中国家族力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清华

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和丰家族办公室法律筹划专家

中国家族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赖逸凡

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和丰家族办公室信托筹划专家

中国家族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嵩朕

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和丰家族办公室法律筹划专家

中国家族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家族世代(ID:FamilyGenerations),作者:谢玲丽、林清华、赖逸凡、嵩朕]


家族·法税 | 规则适用:合同履行条件与履行期限认定的考量因素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家族世代):家族·法税 | 规则适用:合同履行条件与履行期限认定的考量因素

家族·声音 | 控制权底线:股权赎回与转让政策



【家族声音】因为信任,所以托付。家族声音——每周与您分享私人财富管理、家族(企业)顶层结构设计、家族力整体提升等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精彩内容


如何实现股权在确定的方向和范围内有序流转,让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保持稳定呢?这就涉及股权赎回与转让政策。


在这方面,穆里耶兹家族是一个可以公开讨论的范例。穆里耶兹家族低调平稳地传承了一个多世纪,虽然不是传承最久的家族,但绝对可以称得上传承最平稳的家族。我们从相关的公开信息分析,可以对穆里耶兹家族的股权赎回与转让政策的核心安排作出以下判断:

1. 股东想要退出,家族将会购买其股权。这说明家族对所有者将股权出售给家族以外的主体是有严格限制的,同时也说明家族对股权在家族内部的再分配是有标准和要求的。

2. 设立了专门的流动资金来满足股东的流动性需求。可以推测的是,这个资金不仅可以用来赎回股权,还可以用来满足股东的其他流动性需求,家族的流动性准备是相对充分的。

3. 家族委员会负责对想退出的股东进行安排。这说明家族需要有专门的决策机构及专人负责股东的流动性需求管理。

4. 股东退出必须事先通知家族。这不仅说明这种流动性安排需要事先沟通和协调,也说明家族有必要的流程规范。


5. 由家族委员会安排进行股权评估。这意味着家族对股权流动有必要的定价机制与规则。


其实这些要点正是股权赎回和转让政策中最重要的内容,完全值得借鉴。


当然,股权赎回与转让政策一般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的,依然要与家族的流动性管理、所有权结构及耐心资本共同作用,这样才更为有效。

张晓初 

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和丰家族办公室信托筹划专家 

中国家族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法学硕士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 EMBA 


[来源:家族世代(FamilyGenerations),作者:张晓初]


家族·声音 | 全新视角,耐心资本是家族企业的核心优势

【家族声音】因为信任,所以托付。家族声音——每周与您分享私人财富管理、家族(企业)顶层结构设计、家族力整体提升等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精彩内容


家族(企业)流动性管理的政策与安排显然是必要的,合理的规划不仅可以有效管理流动性,更可以减少因实现流动性需求对家族(企业)带来的影响。那么,有没有从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入手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呢?这就涉及到了家族企业产生的耐心资本。


耐心资本从字面上理解,是能够有耐心长期投入到家族企业的资本。需要注意的是,适时、适当的流动性安排可以让家族成员感到安心,这有利于耐心资本的产生。


普遍认为在众多企业中唯独家族企业会产生耐心资本。源于家族成员之间的深厚感情,共同认可的家族文化和价值观,加上共同为家族企业打拼和践行价值观的宝贵经历,家族企业在团结和投入度方面可以达到其他企业无法企及的高度,由此产生的耐心资本成为家族企业最为关键的竞争优势之一。


要真正理解耐心资本,还需要理解“家族效应”。家族效应是形成耐心资本的重要因素,家族效应越高,耐心资本的成本就越低,反之亦然。


提升家族效应可以弥补股东流动性的不足,形成耐心资本,股东愿意将资金长期投入到家族企业中,以获取更高的长期回报。家族企业从外部进行融资的需求减少,股权掌握在家族手中,控制权就会相对稳定。这样就实现了股东流动性、企业增长资本与控制权的长期平衡。


需要重视的是,耐心资本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也是家族企业的核心优势,对家族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家族要关注、要培育、更要发挥。

张晓初 

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和丰家族办公室信托筹划专家 

中国家族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法学硕士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 EMBA 


[来源:家族世代(FamilyGenerations),作者:张晓初]


家族·声音 | 全新视角,耐心资本是家族企业的核心优势

【家族声音】因为信任,所以托付。家族声音——每周与您分享私人财富管理、家族(企业)顶层结构设计、家族力整体提升等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精彩内容


家族(企业)流动性管理的政策与安排显然是必要的,合理的规划不仅可以有效管理流动性,更可以减少因实现流动性需求对家族(企业)带来的影响。那么,有没有从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入手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呢?这就涉及到了家族企业产生的耐心资本。

耐心资本从字面上理解,是能够有耐心长期投入到家族企业的资本。需要注意的是,适时、适当的流动性安排可以让家族成员感到安心,这有利于耐心资本的产生。


普遍认为在众多企业中唯独家族企业会产生耐心资本。源于家族成员之间的深厚感情,共同认可的家族文化和价值观,加上共同为家族企业打拼和践行价值观的宝贵经历,家族企业在团结和投入度方面可以达到其他企业无法企及的高度,由此产生的耐心资本成为家族企业最为关键的竞争优势之一。


要真正理解耐心资本,还需要理解“家族效应”。家族效应是形成耐心资本的重要因素,家族效应越高,耐心资本的成本就越低,反之亦然。


提升家族效应可以弥补股东流动性的不足,形成耐心资本,股东愿意将资金长期投入到家族企业中,以获取更高的长期回报。家族企业从外部进行融资的需求减少,股权掌握在家族手中,控制权就会相对稳定。这样就实现了股东流动性、企业增长资本与控制权的长期平衡。


需要重视的是,耐心资本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也是家族企业的核心优势,对家族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家族要关注、要培育、更要发挥。

张晓初 

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和丰家族办公室信托筹划专家 

中国家族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法学硕士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 EMBA 


[来源:家族世代(FamilyGenerations),作者:张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