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偏心”的遗嘱引发的家族内斗——长荣集团的家族企业传承之憾

【家族声音】汇聚专业的信托筹划专家、家族(企业)治理专家、财富管理专家和家族办公室领袖,每周一期与大家探讨家族(企业)的保护、管理与传承,分享家族(企业)治理、私人财富管理、家族企业投融资、家族信托和家族企业集团化等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又一个令人遗憾的家族企业传承故事。之前和大家讲过的三佳集团,两房在创始人去世后展开激烈的家产争夺。有人可能会说,如果创始人留了遗嘱,争产风波便可以避免。今天让我们来看一下长荣集团的张荣发家族,创始人留下了遗嘱,是否能保证家族企业按照创始人的意愿顺利传承呢?

 

“偏心遗嘱”曝光,二房独享宠爱

 

张荣发家族是台湾十大家族之一,张荣发先生先后娶了两房妻子,且两房关系紧张。2016年,张荣发先生不幸辞世,留下了约100亿人民币的巨额资产,并留下遗嘱指定二房儿子张国炜为家族企业接班人,并继承名下所有存款、股票和不动产。这份被媒体炒作为“史上最偏心”的遗嘱在岛内外引起一片哗然。

 

控制权争夺,大房连击制胜

 

二房公布遗嘱后,张国炜宣布将接任长荣集团,两房之争拉开序幕。事实上,没有获得任何遗产的大房却比二房拥有更多的家族企业股权,大房利用在长荣集团的控股地位充分运用股东、董事权利,快速实施了一系列动作:通过“解编”长荣集团总部管理层,架空宣布接任集团总裁的二房,改组长荣航空、长荣海运董事会,罢免二房董事长职务,罢免张荣发先生遗嘱中的“托孤老臣”的董事职务等,大房逐步掌握了长荣集团的控制权。

 

都说争产,实则是争控制权

 

诸多媒体认为,大房与二房之争是遗产争夺,但事实上,财富家族内部真正争夺的往往不是财产,而是家族(企业)的控制权。这并不是说财富家族的成员都是天生的政治家和权力爱好者,而是因为对财富家族而言,家族(企业)的控制权、经营权才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只有掌握了控制权、经营权的家族成员,才能够掌握家族财富的管理和传承,把握家族(企业)的发展方向,决定家族(企业)的命运。这对于任何家族分支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财富。

 

只有意愿没有安排,二房无力回天

 

张荣发先生显然是想将控制权留给二房独子张国炜,这一点在遗嘱中表达得很明确。但无奈的是,他并没有就这一意愿进行有效安排。在张荣发先生去世前,大房和二房分别控制“海运”和“航空”是既存事实,即便是张荣发把名下的股权都给了二房,大房凭借已经持有的企业股权以及多年形成的影响力同样可以与二房分庭抗礼。这就导致了张荣发的“遗愿”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很难匹配。所以,张荣发先生遗愿的落空,是源自于控制权有效安排的失当;而家族矛盾的爆发,是源自于对未定控制权的争夺。

 

失去所有权结构的支撑,船王遗嘱只是美丽的愿望

 

由于所有权结构安排不当,大房在各个版块的控制权争夺中全面占优,张荣发先生的遗愿根本无法在实践中被执行。经营性资产的传递,是伴随着交接班实现的。交接班过程中实质上是“权杖”的交接过程。涉及利益对立、股权分散等诸多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所有权结构的工具才能实现传承的目的。仅仅依靠遗嘱,“权杖”的转移安排必然受到严重考验。

 

遗嘱是不适于经营性资产传承的,对于“权杖”的交接遗嘱是先天不足的。经营性资产除了财产以外,还涉及到组织和个人的关系问题、规则与机制的合理性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经营性资产的传承涉及太多的欲望、情感和理智的交集,而遗嘱此时是无能为力的!在经营性资产传承中,有效规划与安排,结构性工具的导入是必要的。

 

假如再给张荣发先生一次机会,他需要做到哪些事情才能避免今日的局面,才能保证自己的遗愿被有效执行?在我们的新书《对话私人财富管理——财富家族保护、管理与传承的21篇实战案例》里可以找到答案。



新 书 推 荐

本书将陆续在京东、当当、亚马逊上线,

大家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

张粟

和丰家族办公室高级宏观分析师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世界经济学硕士

中国家族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分析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与金融市场、政策与制度变迁,以及宏微观经济前沿理论等。


[来源:和丰家族办公室,作者:张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