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观点 | 既要学会自由奔跑,也要学会自我约束——再谈家族信托的“可能”与“边界”


2019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机构与家族同步聚焦于家族财富管理服务的“强生态”及与之相伴的“整体解决方案”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同时家族信托应用场景在境内外的扩张也是最大的“热点”。在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去探讨一下家族信托的“可能”与“边界”,以小见大,也许借此可以透视家族财富管理的“可能”与“边界”。


家族信托是一个用“坚固与柔软”战胜“时间和人性”的财富管理工具,家族信托的工具价值事实上是由其“合规性与价值性、家族性与系统性、持续性和可适性”等“六性”所共同决定的,缺一不可。就这一点笔者已经多次撰文探讨过,不再赘述。


               

在全球财富管理管理环境由“灰色”逐步转为“透明”的大背景下,家族(企业)及私人财富管理的定位、逻辑与价值正在发生深刻转变,舞台、路径与结构正在处于全面重构,这是一个基本的趋势。就中国家族而言,家族信托在境内外有了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甚至可以说无所不在。这个时候更应考虑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做对家族信托,进而构建一个“安全且有效”的家族信托呢?


学会自由奔跑

“大视野”与“小格局”的无限可能


任何一个财富管理工具都是“技术”与制度“斗争”的结果,同时也是“技术”与“人性”博弈的手段。事实上,家族关于财富保护、管理与传承的任何诉求,在家族信托中都有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家族信托既有作为最优家族(企业)顶层结构工具的“大视野”,也有举重若轻解决具体家族诉求的“小格局”,尤其是当家族信托与其他结构性工具、金融性工具、家族协议、意愿安排及身份配置等工具综合运用时,其结构价值将更为凸显。


站在在岸、中岸、离岸及跨境的不同背景之下,家族信托向内可以实现内部治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实现纷繁复杂的特定需求;家族信托向上可以运用多种视角构建家族(企业)的顶层结构统领全局、凝聚家族力;家族信托向下可以以N种可能与家族的“人、财、事”对碰,以打通与阻隔、集中与分散、免除与递延等方式实现千差万别的具体财富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今天的中国家族来说,家族信托的运用无论是向内、向上还是向下,基本上依然处于初级玩家阶段。什么时候财富管理机构能够彻底摈弃产品思维,什么时候专业人士能够真正把握家族信托的逻辑,什么时候家族可以充分认识、理解并信任家族信托,家族信托的自由空间将会彻底打开。这个趋势虽然今天已经初露端倪,但离目标依然非常远。


学会自由奔跑,充分把握家族信托的家族性、系统性、持续性及可适性,家族信托将会有无限的可能。


学会自我约束

真正守住家族信托“合规性与价值性”边界


盲目的自由奔跑一定会迷失方向,甚至摔倒,这个时候的冷静与自我约束十分重要。


所谓家族信托的“合规性”,指的是符合“法律法规的规范”、“行业的规范”等等,是设计家族信托不可逾越的规矩;而“价值性”指的是符合社会价值和法律精神,他帮助我们把握未来变化的方向及趋势。在家族信托的设计中,“基本规矩”和“价值导向”二者同样重要,不可或缺。有可能被击穿的永远不是信托制度,而是特定的逾越了“规矩与价值”的某一个信托,这个逻辑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适用的。


合规性这一条线应当是“底线”,真正的家族信托边界并不应当划在这里,而要与这条边界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价值性所确定的“边界”才是一条“实线”,这才是我们家族信托构建与运行过程中应当真正把握的边界。


自我约束是一种能力,具备这样能力的人才有可能遵守规矩、尊重价值;自我约束是一种远见,这种远见会得到更长久的尊重,这才有可能战胜“时间”;自我约束更是一种境界,约束了自我,看似舍弃,实则得到了更为“坚固的房子”,有失才有得。


 “实线”与“底线”之间就是所谓的“安全”距离,如何把握可能决定于每一个家族的“价值判断”与“现实选择”,取决于家族自我约束的能力、远见与境界。



家族信托场景运用的扩张一定是持续的,必然会将家族信托变为一种财富家族的“生活方式”,只有懂得在自由与约束,舍弃与得到之间长期平衡的家族,才有可能与家族信托相伴成长。


专业机构有义务通过家族信托教育帮助家族实现这种长期的平衡;家族同样也应当在无限“可能”与自由“边界”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可能”与“边界”的平衡才是家族财富管理的安全之道。


张  钧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大成信托财产与财富保值专业组(中国区)牵头人

和丰家族办公室首席法律架构专家


谢玲丽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大成广州办公室财富管理专业组负责人

和丰家族办公室首席法律筹划专家


蒋松丞

和丰家族办公室创始合伙人

和丰家族办公室首席财富管理专家


[来源:家族世代(FamilyGenerations),作者:张  钧、谢玲丽、蒋松丞]